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5月8日文章,原題:對中國來說,油價上漲帶動其他出口 對于希望進入高附加值產業的中國公司和有待調整的中國經濟來說,石油拉動的、價值1萬億美元的意外貿易額,是再及時不過的幫助了。
生產石油及相關產品的發展中國家,利用這些產品價格上漲的收益,買下約1萬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對中國更重要的是,他們買走的高附加值產品,正是北京希望出口企業努力的方向。
“石油出口國家從商品價格上漲中意外受益,它們現在將這些收益返還到全球貿易體系之中”,法國興業私人銀行在香港的一名中國經濟學家說,“中國出口的一線希望恰恰是其他新興經濟體”。
過去,中國出口拉動增長,主要倚仗加工貿易———進口原料和配件,組裝成產品,然后出口海外。如今中國出口的價值來源正發生改變。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訂單越來越多,它們購買工業產品以完善自己的基礎設施———這些產品附帶很高的國內附加值,因為產品零部件由中國本土制造。這一貿易重心的調整或將惠及中國國內經濟,其潛力將在為滿足新客戶需求而改進技術和生產線后愈發顯現。
據咨詢公司龍洲經訊的分析師的計算,國內附加值占加工貿易總額的30%至50%,而該比例在以本土零部件制造產品的出口中為70%至90%。此類出口約占2011年中國出口總額的48%,而2001年至2005年的平均數據為41%。
整合增加國內附加值和新增出口目的地的效應,或將支持中國未來10年的出口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財富。穩固住石油出口國市場,將保證中國賺回每年花在能源上的大量資金。國際能源署對石油價格上漲如何影響歐佩克成員國進口需求的研究顯示,中國在能源進口上每花1美元,將會產生64美分的出口需求。而北京之所以鼓勵這種市場多樣化,原因之一是歐盟需求的不可靠,那里衰退的恐慌正再次抬頭。
生產石油及相關產品的發展中國家,利用這些產品價格上漲的收益,買下約1萬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對中國更重要的是,他們買走的高附加值產品,正是北京希望出口企業努力的方向。
“石油出口國家從商品價格上漲中意外受益,它們現在將這些收益返還到全球貿易體系之中”,法國興業私人銀行在香港的一名中國經濟學家說,“中國出口的一線希望恰恰是其他新興經濟體”。
過去,中國出口拉動增長,主要倚仗加工貿易———進口原料和配件,組裝成產品,然后出口海外。如今中國出口的價值來源正發生改變。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訂單越來越多,它們購買工業產品以完善自己的基礎設施———這些產品附帶很高的國內附加值,因為產品零部件由中國本土制造。這一貿易重心的調整或將惠及中國國內經濟,其潛力將在為滿足新客戶需求而改進技術和生產線后愈發顯現。
據咨詢公司龍洲經訊的分析師的計算,國內附加值占加工貿易總額的30%至50%,而該比例在以本土零部件制造產品的出口中為70%至90%。此類出口約占2011年中國出口總額的48%,而2001年至2005年的平均數據為41%。
整合增加國內附加值和新增出口目的地的效應,或將支持中國未來10年的出口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財富。穩固住石油出口國市場,將保證中國賺回每年花在能源上的大量資金。國際能源署對石油價格上漲如何影響歐佩克成員國進口需求的研究顯示,中國在能源進口上每花1美元,將會產生64美分的出口需求。而北京之所以鼓勵這種市場多樣化,原因之一是歐盟需求的不可靠,那里衰退的恐慌正再次抬頭。